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推荐内容

        热点内容

        曾国藩 痴狂写挽联

        稿件来源:道可道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 发布时间:2009-10-13 17:05:04 阅读: 次
        众所周知,曾国藩是中国清朝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,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。据说有一天,他在家读书,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,还是没有背下来。这时候,家里来了一个贼,潜伏在屋檐下,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。可是等了很久,就是不见他睡觉,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。贼人大怒,跳出来说:这种水平读什么书?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,扬长而去。
        有一次,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,请求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。可是曾国藩出去散步了,于是李鸿章就让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。等曾国藩回来后,李鸿章对他说明来意,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。曾国藩说:我已经考察过了。面向门厅、站在左边的那个人忠厚,办事小心,让人放心,可派他做后勤一类的工作;中间那个人阳奉阴违、两面三刀,不值得信任,担不得大任;右边的是一将才,应予重用。李鸿章很吃惊地问:还没用他们呢,您是怎么看出来的?
        曾国藩笑着说:刚才回来时,走过他们的身边,左边的低头不敢仰视,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,但是却没有开创精神,中间那位,表面上恭恭敬敬,可等我走过后,就左顾右盼,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;右边那位一直从容冷静地站着,可见此人沉毅有为,是一位大将之才。
        这三个人,左边的是张树声,右边的是刘铭传,中间的人则姓吴。
        后来,张树声转战南北,积功官至两江总督,政绩卓着。
        而刘铭传则因智勇双全,功名成就甚早:1884年中法越南战争爆发,刘铭传统兵到台湾,与法军在基隆、淡水一带苦战,结果大败法军。其后治理台湾6年,修筑铁路,兴办实业,政绩斐然。
        至于姓吴的,则在战斗中畏缩不前,投机取巧,只做到了道员而已。
        曾国藩曾写过一首《爱民歌》,歌词是这样的:
        三军各个仔细听,行军先要爱百姓……第一扎营不要懒,莫走人家取门板……第二行路要端详,夜夜总要支帐房……第三号令要严明,兵勇不许乱出营;走出营来就学坏.总是百姓来受害;……如今百姓更穷困,愿我军士听教训,军士与民如一家,千记不可欺负他。
        曾国藩酷爱写挽联,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,甚至常给活着的人写。因为活人忌讳,他便偷着写。一次,一好友到曾国藩家中拜访,在书房,朋友见砚下压着几张纸,以为新文,便欲欣赏,不料曾国藩竞死死护住。好友硬抢过来,竞看到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几人都被曾国藩一一敬挽了一番。好友怒不可遏,拂袖而去,自此断交。
        曾国藩最善幽默,曾说:人当愁思之际,一闻谑语,开口便笑,百忧顿解。一日和客人讨论时局,叹息说:不肖者接踵而起,此辈办事,颠倒是非,混淆黑白,当设一科日绝无良心科,以安顿之。客人大笑。曾国藩攻克金陵后,枢府疆吏、众亲友纷纷祝贺,无外乎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言辞。曾国藩将贺辞汇编成册,题日《米汤大全》。
        曾国藩攻占南京后,势如破竹。有人劝其反清自立,曾国藩怒斥其意,并解散所部湘军。他对劝者一再表明,自己无问鼎之意,并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,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诗句以明心志。此后,朝中每当有事向其问及良策时,他都会竭尽全力。而对于朝廷大员人选的问询,他往往点到为止,从不僭越。
      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期间,清朝的江南乡试10年未行。为了安慰士子们的进取之心,招抚徒氓,1864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后,就上折要求尽快恢复江南乡试。贡院修好后,曾国藩特意在东西两头各添牌坊一座,上书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八个大字。乡试于农历十二月二日正式举行,传统的秋闱成了冬闱,这在科举史上还是第一次。这次乡试共有苏皖士子两万余人参加。正副主考官是刘昆、平步青,试题有叶公问政二章有余不敢尽汤执中立贤无方等。谁知乡试举行的第二天,突然雨雪纷纷天气奇冷中饭后风雪转盛。曾国藩念应试者在闱中寒苦异常,忧灼之至,遂在署中绕屋旁皇,不知何以为计,数次派人至贡院探问消息。及至数日后天气大晴,他心中才为之一慰。此次乡试放榜,共得正榜273人,副榜48人,解元名叫江璧。曾国藩得知结果,非常,高兴,说江璧二字即江南肃清之意,是指长江流域完璧归赵。
        18722月的一天,曾国藩对他的儿子曾纪泽说: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,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,造孽,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。
        曾国藩是这样解释传统思想的: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,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,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;礼乐刑政仁义忠信其所言者也,虚无清静无为自化其所不言者也。吾人当以不言者为体,以所言者为用;以不言者存诸心,以所言者勉诸身……
        曾国藩去世后,李鸿章所送的挽联是:
          师事近三十年,薪尽火传,筑室忝为门生长;
          威名震九万里,内安外攘,旷代难逢天下才。